韋伯(Max Weber)在論資本主義精神時,作如此定義:「資本主義的經濟活動是『依賴』於利用交換機會來謀取利潤的行為,亦即依賴於形式上和平獲利機會的行為。這樣的行為應當以有條不紊地利用商品、或人員勞務作獲利手段。」
韋伯論述正面的經濟行為在於「依賴」,不管以物易物、或使用貨幣交換商品的形式,社會成員皆應和平地相互依賴,達到互蒙其利的目的。研究台灣在工業社會階段,企業與個人、企業與企業,以及公私部門大都在相互依賴的軌道上前進,而建立起繁榮的社會;這與經濟社會學強調「社會鑲嵌」(social embeddedness)概念是吻合的。所謂的社會鑲嵌也就是:「經濟活動並非『社會生活』之外的獨立領域,而是始終在政治、文化、網絡的脈絡中進行的社會活動。」
密爾(John
S. Mill, 1806-1873)論自由時,說:「每人既受社會的保護,就該遵守社會的行為準繩。」社會鑲嵌在「自律」狀態,才顯出其中道的實踐力量;經濟活動若受到主流經濟學的「投機主義、工具主義」之轄制,而陷於自由化與量化才能繁榮的迷思,必導致「質性成長」的鑲嵌範圍相對地萎縮。
《後工業機會》作者布洛克(Fred Block)針對「勞動、資本、產出」三個經濟論述的核心概念,分別採用各種包括自動化技術、職業訓練、工作與休閒動機、家庭消費支出等研究資料,逐步解開經濟學論述受限於「量化架構」的陷阱—因無法公允正視制度與組織因素的重要性,而這些因素對後工業社會的平衡與良善發展卻具有關鍵之影響。
至於社會鑲嵌的原始精神,就是在解構主流經濟學獨斷封閉的市場想像,也是在方法層次上,經濟社會學強調「社會鑲嵌」的意義。社會鑲嵌概念融入於1965-2000年期間的台灣經濟活動裡,例如各部門間的互通有無、社會成員的價值觀等,孕育出特殊的台灣文化,而在資本主義市場經濟大有斬獲。
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在APEC各級會議促成「反貪腐、最佳實例、防止電磁干擾、電子商務、全球通路、孵蛋器、智慧財產權、微型企業…」等議題和法案。
參考文獻:
郭立昌(2014:35)。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。台中:東海大學。
相關連結: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
Din Invention):
https://patents.google.com/patent/US20030107468
(Entry security device)
http://apec-experiences.blogspot.tw/
(To Meet the Bogor Goal by TES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