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9年1月14日 星期一

資訊社會的困境及其可能的改善之道

資訊社會產生複雜的交錯動態關聯效應,任何的「意識」皆可能相互影響。亞當斯密在論「勞動」時,指出勞動的產出物,構成勞動的自然報酬或自然工資;在土地私有與資本累積之前的原始社會階段,勞動的產出物全部屬於勞動者本人,既沒有地主,勞動者不必向雇主支付勞動成果。但「土地一旦變成私有財產」,地主便會向勞動者要求分得勞動成果的一部份,同時地主要求的地租變成需要土地勞動者之沉重負擔。勞動者在收成之前,很少足夠的資源維持其日常生活所需,通常需要雇主墊付。
邁進21世紀的資訊社會,勞動者與資本家的分野日趨明顯,出資者不但不會主動提高工資,倚靠工資生活的勞動者越來越難養活自己或家庭,社會階級的對立也越來越明顯。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社會結構及病態的分析:受薪者的被剝奪感、挫折感、無力感、徒勞無功感、不公平感等等,則以「異化」予以詮釋。人民在資訊社會的不滿足感如何撫平?勞資之間的緊張對立如何解決?持續在現代社會趨於嚴重,而且是必須正視的問題。由於近代「彈性製造系統自動化技術」的長足進步,取代早期的製造程序,相對地提高「產出」的數量,甚至於形成生產過剩的現象。日本現代經濟研究所所長今靜行定義「經濟」為「生產和消費的循環」,並指出,當經濟過度發展,會產生「過剩」的問題,一味刺激消費的後果,消費者並非至高無上的王者,而降為無知的奴隸,被迫過著辛勤的工作去購買新產品的生活;當大家的消費能力降低時,造成經濟不景氣,物價依然上昇,這叫「停滯通膨」(stagflation)。令人遺憾的是,台灣在資訊社會裡竟然退化至「停滯性通膨」時代。
奈思比(John Naisbitt)早在1980年代初即認為,人造星已經把地球轉向其本身的內部,明白地定義:「現在清楚地說,後工業社會就是資訊社會it is now clear that the post-industrial society is the information society)。」資訊社會所需的資訊科技,在當年美國企業國際事務機器(簡稱IBM)的IBM 5550個人電腦(Personal Computer, PC)上市之後,全球開始洋溢著資訊科技的氣息;台灣的技術水準恰好符合條件生產這些資訊科技硬體部份,而與世界同步發展資訊科技,同步自工業社會(抑或後工業社會)踏進資訊社會。然而,照理說,台灣擁有高效率且富彈性的大量中小企業,面對1970年代的石油危機,卻成就了台灣的經濟奇蹟;面對後工業時代晚期的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,台灣屹立不搖,更成為各受害經濟體的學習榜樣,成為國際友人所稱的「典範」(paradigm)。那麼,為何在進入資訊社會之後,反倒是江河日下,萬物齊漲,唯獨工資不漲呢?為何公部門陷於所謂的政爭,為何私部門會流出黑心商品呢?未來,或許我們應該回到經濟學的起點倫理學」來思考,致力思考人如何擺脫「勞動所得→累積資本→剝削他人」的枷鎖,盡可能創造每個人都能自我實踐的條件,人類互助克服物質欲求,以追求精神性總體揚升。
人類社會無法脫離經濟活動,資本主義原本從「理性」出發,但社會學者發現「非理性的認知與行為」,在在影響組織的決策及其行動,制著社會發展與經濟活動,並非如「古典經濟學或「新自由主義經濟學」所強調的供需法則和自我利益最大化。筆者認為新經濟社會學的社會鑲嵌」真義應深入了解與實踐,促進三個部門良性互動,消弭金權掛勾及黑心商品等貪腐的亂象,以期改善現有的社會困境。這也凸顯台灣第三部門的有志之士仍有努力的空間,建立「倫理守則」(Code of Ethics這是我們在1998APEC中小企業諮議顧問師計畫裡與會的經濟體專家們建議的教材之一。持續把「利己主義」(Egoism)推向「利他主義」(Altruism)。
第六節 小結
本章從台灣的特殊歷史脈絡與地理淵源,長期孕育出獨特的台灣文化,人民在經歷苦難時的互助合作;當台灣的公部門出現掌握時代脈動的好官時,制定正確的公共政策,強力推動與執行,台灣民間產業的能量即刻釋放,表現於經濟發展。如同漢朝文景之治的鼂錯《論貴粟疏》所陳述的:「聖王在上,而民不凍飢者,非能耕而食之,織而衣之也,為開其資財之道也。」意思是:「一個好皇帝,不用替老百姓耕作、織衣,而是要訂出一套好的政策,則老百姓就能過好日子。」錯的施政,使得農民不至於受到中間商的剝削而生活好轉,為朝的國力奠下了深厚的基礎。台灣因1966年經濟部長李國鼎的高雄加工出口區政策,帶給人民機會,優秀的工業人留住來台投資的外國企業,形成良性的動態循環。這群具有高效率且高彈性的中小企業,為我國經濟發展奠定深厚的基礎,台灣順利由農轉工是有其邏輯脈絡可循。
蔣經國於關鍵的1972年出任行政院長,其「統合平衡」的經濟思想正好融合「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」,為台灣產業創造更大的揮洒空間。孫中山先生在〈民族主義〉第一講定義:「主義就是一種思想、一種信仰和一種力量。」蔣經國把「思想、信仰、力量」整合成扭轉困境的一股能量,即使1988113猝然辭世,但台灣經濟發展的氣勢仍延伸至公元兩千年。就法制面而言,政府在1987年的〈解嚴令〉和1991年廢除的〈動員戡亂時期臨時條款〉,是台灣進入民主開放社會的重要關鍵;就經濟面而言,民間營利事業的兢兢業業,生產物美價廉的產品,促進我國經貿不斷成長,國民所得增加,台灣人民樂在工作,台灣的製品充滿競爭力,台灣社會充滿生命力。
筆者整理這些發展的脈絡,發現台灣的經濟展途徑相當不容易,且難能可貴,乃是台灣民間有志之士與政府部門合作創造出來的,也是2013APEC領袖宣言再度強調的「公私合作夥伴關係」(Public-Private Partnership, PPP)。公私夥伴關係是「相互治理」(co-governance)的一種形式,「夥伴」這一個辭彙隱含著以公部門與私部門的連帶關係(solidarity)為基礎的「結合」(association)觀念,同時此一「結合」是立基於公、私雙方相互承擔風險與分享利益的共同價值,達成雙贏的結果。

令人婉惜的是,台灣民間非政府人士利用國際交流平台爭取的國際法案,雖促成真正的資訊社會來臨,卻因種種弊端例如政商掛勾、貪腐橫行,造成現今台灣社會陷於困境和嚴重的危機。德國哲學家叔本華在論倫理學的兩個問題,說:「利己主義者Egoismus從其本質來說是無限制的。」叔本華稱之為「反道德動機」(Motivation of Anti-Morality此種動機(包括資訊社會的病毒、網攻、基因改造等)將可能產生毀滅性的後遺症。孫中山先生在〈民權主義〉第三講亦指陳:「重於利己者,每每出於害人,亦有所不惜。」俄羅斯在蘇聯解體後,因貪腐橫行而造成1991-2000年期間的社會困境;但在「貪腐即叛國」的浪潮裡,普丁(Vladimir Putin)鐵腕革新下仍得以翻轉。從俄羅斯的翻轉經驗中,可以看出只要有決心,公私部門合作,公民參與公共政策,公民社會的覺醒,提倡道德倫理,以台灣的深厚工業基礎,加上創新的第三部門作為,台灣仍可以在資訊社會異軍突起。

作者郭立昌早年創造台灣的精密工業,在APEC各級會議促成「反貪腐、最佳實例、防止電磁干擾、電子商務、全球通路、孵蛋器、智慧財產權、微型企業」等議題和法案。

參考文獻:

郭立昌(2014)。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台中:東海大學。
https://lcthesis.blogspot.com/2019/01/blog-post.html (資訊社會的三股市場經濟思想)
https://lcthesis.blogspot.com/2019/01/blog-post_10.html (社會主義與資本主義之糾葛)

https://lcthesis.blogspot.com/2019/01/blog-post_14.html (資訊社會的困境及其改善)

相關連結:

美國發明專利(Linda Din Invention)
http://pklctpp.blogspot.tw/2018/04/blog-post.html (台灣第三部門與資訊社會的發展)
http://ldinvention.blogspot.tw/2018/04/trd.html (感應式交易讀取裝置(TRD)
http://apec-experiences.blogspot.tw/ (To Meet the Bogor Goal by TES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4680.htm (黑手博士的政治啟示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6708.htm (談賴清德反貪腐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3381.htm (ETC交通工具電子付費裝置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56044.htm (APEC科技經濟政策講師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66479.htm (賴來賴去很方便)
http://tnews.cc/07/newscon86121.htm (APEC 2018高峰會之數位經濟)
https://lindadin58.blogspot.com/2018/11/apec.html (丁玲虹在APEC倡議的虛實整合)
http://plckbooks.blogspot.com/2018/11/apec.html (經由APEC為台灣開出路)
https://lcipr.blogspot.com/2019/01/tes.html (電子商店系統(TES)及其價值)